The more purposeful your brand can become, the more consumers will value it—and the more that valuing will turn into lifetime connections that pay dividends on many levels. What else could a brand wish for?
衡量一個產品長期是否成功,不能僅僅看今天的銷售額,還要看它能否與消費者建立有意義的聯系。品牌除了價格和功能外,是有生命、有性格的。在最好的情況下,品牌可以是消費者的朋友和家人。如今,社交媒體為品牌創造了更多與粉絲們接觸交流的機會,品牌沒有理由不去建立這一聯系(或者至少要試著建立這一聯系)。
不過,2013年GfK一次跨領域的品牌調研發現,無論哪個類別的產品,60%的消費者并未與品牌建立特殊的聯系,這一點并不意外。
這項研究還發現,強關系消費者數量更多(例如,好朋友、配偶和最好兄弟這些類別)的品牌通常在其領域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被看作“導師”或“令人激動”(也可以說漂亮)的品牌在定價時能收獲品牌溢價。
過去,營銷的努力在于建立品牌的知名度和促使消費者做出嘗試,而并非創造長期持續的品牌體驗。新的接觸點的出現以及隨之而來品牌如何建立消費者歸屬感的敏感性讓這種想法有所進化。但是,各種各樣層出不窮的社交媒體淹沒了營銷人員,而且由于缺乏證明在線營銷的投資回報率指標,首席營銷官在社交媒體領域大多是在跟著感覺走。
成功和失敗的機會都數不勝數,今天的營銷人員如何能夠與消費者建立穩固的關系?當所有品牌都希望成為核心消費者以及潛在消費者最好的朋友時,我們如何能做到不僅僅真誠的溝通,還能夠具體體現在行動上?
每次相遇都有緣由
為了培養消費者和品牌之間的聯系,我們需要的不僅是掏心窩的溝通、獨創的內容,以及仔細地用“#”給內容分類,而且我們必須從戰略層面出發,而我們的戰略應當在我們與消費者交流的各個環節上與其交互。
品牌和消費者的每一次接觸都應該是有原因的,如果在交流中雙方都不是非常滿意,那么營銷人員需要了解這一切,了解哪里出了問題。當然這知易行難。
想要被認為有價值,品牌就應該提供對消費者有用的功能;想要贏得消費者的信賴,品牌就需要堅守其目標和觀點。如果一個品牌的利益對目標受眾毫無意義,它很快就會被遺忘;但如果太追求討好受眾,結果可能更糟——不會被遺忘而會被討厭。
品牌戰略的第一步,需要明確品牌價值——考慮好你擅長做什么,你能夠幫到什么。當我們知道品牌代表什么時,我們就知道它會做什么,怎么做,在哪兒做,什么時候做。最終,你所傳遞的是你真正的品牌信息。對消費者聲音充耳不聞、變得不靠譜,總是要比努力說服消費者并與其互動,要來得容易。
有目的的品牌價值何在
任何希望與消費者搭建長期聯系的品牌,其核心價值在于為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品牌常常認為消費者是在圍繞著品牌轉,所以品牌推出的最新庫存產品會很自然地成為消費者的首選。
服務需要做到展現品牌的優勢,并滿足客戶的需求,在行動上實現有目的的互動。此外,品牌還需提供機會和環境以產生與客戶的互動。這可能需要一些領域的功能作為基礎,比如如何做一個更好的酸橙派或是如何在游戲糖果大爆炸里進入到下一關,但是這些社交、移動、在線空間同樣進一步充實了品牌關系,為你用戶的情緒找到了一個發泄的空間。
有目的的品牌同樣非常關心用戶體驗,這是客戶服務中經常被忽略的一個環節。無論我們討論的是一瓶洗發水、一個燈泡還是一套汽車音響系統,我們的研發流程絕不應該在客戶發言之前結束。品牌行為,與品牌聲音一樣,向消費者傳遞著品牌的信息。當消費者選中你的產品或者與你互動時,他們立刻就能感受到他們的需求和偏愛到底有沒有影響到你所提供的產品。
最后,有目的的品牌了解使用其產品能喚醒的情感。僅僅了解客戶是因為價格便宜,或質量一流,或品牌聲望而購買你的產品并不夠——你需要明確并牢記購買你的產品帶來的情感回報是什么。是滿足感,還是解脫感?是優越感,還是與家人、朋友以及同事保持聯絡的存在感?無論你是正試圖延伸你的品牌定位,或是阻止潛在競爭對手,還是應對品牌危機,這一點都非常重要。
全方位渠道的目的
一個品牌是否有吸引力、有目的,這體現在它行為的各個方面。這種基本素質對于今天多渠道混合營銷尤其重要。從Facebook到Instagram到Snapchat,一個有目的的品牌在各個渠道的行動都有清晰的方針,這也包括在部分渠道重點投入,而在其他渠道則保持低調。
當你面對擁擠或復雜的市場環境時,你的戰略尤其會受到挑戰。帶著占個位置的想法進入某個渠道就是一種不靠譜的行為。
營銷人員把移動互聯看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沒人能夠負擔得起錯失這一機會的責任。但是對于你的品牌來說,如何在移動互聯網上與你的客戶恰當地互動?你如何能在這一平臺上滿足自己和客戶的需求?
要想做好這一點,你必須將自己沉浸在這些渠道中,清楚地了解各個渠道的優勢和弱點。如果你不了解移動屏幕的尺寸、形式、互動方式和行為方式,你就不可能在這個平臺上幫助你的客戶利用你的品牌。
如果你是湯羹品牌,你是不是要做一個應用,幫助消費者在附近能找到你的產品?如果你是一個高端的餐廳,可以考慮這種方式。但更多情況下,這種方式并不能幫助你為客戶服務。你可以考慮使用一些標準應用(如Google地圖和大眾點評),在其平臺上開展你的營銷。這才是有目的的營銷。
能讓人更感興趣的可能是“在線食譜”應用。它為消費者提供可以直接在手機上閱讀的菜單,并為這些菜提供虛擬抵用券。這才是以消費者用手機的方式為其提供服務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