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成立于1932的Ole Kirk Christiansen在丹麥,樂高有一個范圍廣泛的產品系列,始終追隨時代的發展趨勢。一開始是生產木制品,隨著時代的進步,在1949開始創新塑料磚的使用,并在1968年建立了第一個樂高主題公園。公司也在逐漸擴大,從65人到1000人僅在1950到1970名員工,1985的員工人數達8500人。樂高逐漸成為世界知名品牌。樂高管理者已設定目標要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牌,計劃在10年內增長100%到200%,并建立3至4個主題公園。 然而在1999年,數字革命改變了游戲的方式,所以樂高陷入了金融危機,特別是在2004年。由于領導者的眼光和較強的創新能力,樂高通過艱難的努力并且取得成功。家族企業是樂高公司的一個重要特征,但它從其他地方聘請其他人才經理管理公司。這是樂高歷史上的重大變化。新的首席運營官Jorgen Vig kundstorp走上舞臺,他是一個有野心和遠大視野的人并且保持一些良好的現狀。
樂高是怎么樣渡過難關的
首先,回歸傳統配方--鎖芯的系列產品。樂高公司近年來為了擴大公司忘記了傳統產品的存在。
第二,產業鏈的變化,要讓直接零售商去服務消費者,因為零售商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重要聯系,只有零售商獲得足夠的利潤,公司可以更清楚地知道消費者真正的需要。
第三,生產外包產品為了去節省成本,但這種措施出現了許多錯誤,也失去了很多資源合作。
第四,改進技術創新。不僅要開發傳統產品,而且還開發新產品,例如,新的電影和城市系列產品以適應趨勢。這些創新產品非常受消費者歡迎。更重要的是公司拿出錢,鼓勵用戶提供新的思路,如新產品線和樂高架構。
樂高的管理戰略體現在領導層的變革上,并根據內外部環境變化戰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二十世紀末,樂高公司由于管理的集中化和追求太多的浪潮而面臨危機。樂高一直從事各種創新業務:電腦游戲和電影的工作室,樂高教育中心,兒童服裝,娃娃,媒體,包括書籍,雜志和電視,以及三個主題公園,并準備開設300個品牌專賣店。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興起和發展視頻游戲、音樂播放器等高科技電子產品提供更多的選擇給孩子們的生活,數字時代的到來,玩具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作為一個傳統的玩具公司樂高的領先地位面臨嚴峻挑戰。
樂高雇用新的企業領導人實施改革樹立了一系列目標1995,全年銷售十年翻一番,3或4個樂高主題公園的建立。樂高進行了一系列的過程中的錯誤,因此,樂高公司發生的首次虧損和大量裁員1998,并遭受另一個規模最大的
損失在2003年歷史的30%,比上年同期下降銷售成為品牌在行業中是不是最賺錢的,甚至可能被迫出售。
2004年1月,樂高改換企業領導層。新領導人上任后,積極推動“重塑企業文化”。 重大戰略改革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第一,專注于核心業務和資本結構,回到原來的公式和發展積木。第二,設定目標,直接經銷商,兒童服務。這意味著,為了讓樂高獲得更多的利潤,你必須讓零售商獲得利潤,如果公司不是服務零售商,你根本無法接觸到孩子們。具體而言,這種策略是提高零售商的利潤,把合適的產品在合適的時間和足夠數量上創建一個目錄可以深層的去打進兒童的內在思想,去緊緊抓住主要消費者。直銷,通過在線渠道和品牌零售店增加10%的銷售額。第三。注重創新利潤。更清楚地了解樂高在什么地方是賺錢和關注推廣的最有潛力的產品。產品嚴重虧損需要停產,產品利潤必須擴大。 官方決定削減30%的產品類別,減少零售點項目廢棄的主題公園和電腦游戲業務。
也有許多外部環境會影響企業的發展。如政治、經濟、社會和技術環境。外部環境的特點影響樂高集團的戰略發展,包括技術力量、社會力量和經濟力量。就像中國人口中的,天時地利人和。首先,社會文化和不確定性市
場影響樂高集團的經營戰略。信息時代的孩子們對互聯網和電子游戲感興趣,因此樂高為了引領潮流而迷失方向。另一方面, 競爭者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成分。
所以領導者應該怎么帶領員工去發展壯大呢。領導者應該專注于產品設計和質量、人才和公司未來的發展計劃。產品設計要以消費者為中心。在經濟時代,消費者和市場都處于領先地位。產品的效果取決于消費者群體的反
映。只要能改變消費者對產品的理解,設計的產品都是新產品。消費者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設計”新產品,大部
分產品的設計和創新都是基于消費者的理念。因此,時刻關注消費者的消費動態,可以重新定義產品設計,使產品
能夠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產品或服務質量是決定企業質量、企業發展、經濟實力和企業競爭優勢的主要因
素。質量是市場最關鍵的因素,誰能以靈活高效的方式為用戶提供優秀的產品,誰就能贏得市場的競爭優勢。招聘最優秀的人才在關鍵崗位上,我認為,作為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最好能積極參與整個招聘過程。從開始接觸候選人到面試申請人。優秀的人才是有需求的,作為公司領導與他們聯系反映了對他們的關注,從而增加他們加入公司的機會。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發展公司的愿景和戰略,并與所有利益相關者采取溝通和交流。告訴人們為什么公司的愿景和戰略對我們所有人至關重要,讓他們知道他們扮演的重要角色。市場必然會有一定的變化,管理者也需要對市場的變化做出適當的調整。避免人才流失,講究產品質量和設計,永遠考慮消費者。管理者應該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和外部環境來改變策略。策略在關鍵時刻會讓企業事半功倍。